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食品级白油的易碳化物及紫外吸光光度探讨

目前市场上自称达到食品级级别要求的白油品牌非常多,那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判断,判断的指标又是哪些呢?

首先,判断白油是否达到食品级白油要求,主要是看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是否提供了相关资质,以国产白油为例,则需要供应商提供生产厂家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并且明细必须包含白油。

而对于需要白油达到食品级别,但是对白油证书又没有要求的采购商则需要从两个指标进行判断是否是达到食品级别的高品质白油。

食品级白油产品的最关键指标之一为易碳化物,易碳化物分析可检测油品中易发生磺化反应物质的多少,对于经过深度精制的油品,发生磺化反应的物质是芳烃,其主要反应机理为:白油中的芳烃与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磺酸化合物,而磺酸化合物带有很强的色泽,如果油品中芳烃含量多,生成的磺酸化合物就多,则酸层色泽就深,易碳化物分析就不易通过。另外,被磺化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对磺化反应有很大影响,油品中芳烃的组成结构差别也决定了发生磺化反应物质量的多少,也就是形成空间位阻效应,硫酸与芳烃无法接触发生反应。因此易碳化物分析是否能通过,不仅取决于芳烃含量的多少,还取决于芳烃的结构组成。早起多采用磺化工艺来生产食品级白油,由于磺化工艺中磺化剂多为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因此易碳化物分析常作为磺化处理后油品的真实精制程度指标,用来调整磺化工艺反应深度。

紫外吸收的机理:在200~420的紫外光范围内,烷烃和环烷烃不能吸收能量,而芳烃和多环芳烃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吸收能量,因此,用吸收程度来表示芳烃含量,紫外吸光度越小,标明油中芳烃越少。SH/T 0415-92方法是以白油产品的紫外吸光度来定量表示油中所含芳烃物质的多少,此方法适合测量芳烃含量极低的油品,也是判断油品精制过程中脱芳烃成都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紫外吸光光度测定的一般规律,波长小于285时,主要显示的是单环芳烃含量,波长大于285时,主要显示的是双环以上芳烃的含量。